四川墨韻書香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
聯系人:徐先生
手機:13808037187
座機:02883250551
Q Q:1169351700
郵箱:1169351700@qq.com
地址:高新區益州大道中段888號1-1-2011
1、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。
——《大戴禮記·子張問入官》
譯文:水太清了***不會有魚,人過分苛求***沒有同伴了。這句話說明,與人相處,要有寬容的態度。過于苛求,***難以發現別人的優點,不能與別人合作,***終導致自我孤立。
2、業精于勤,荒于嬉。
——韓愈《進學解》
譯文:學業由于勤奮而精進,由于嬉游而荒廢。這句話警示人們,不管做什么事情,要想有所成***,都必須勤勉努力,不要虛度光陰。
3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
——《周易·乾·象》
譯文:天體運行剛健不息,有才德的人應該像天體運行那樣自強不息。這是鼓勵人奮發有為,努力進取的警句。一個人要想事業有成,***要不畏困難,時刻自我激勵,永遠自強奮進。
4、才以用而日生,思以引而不竭。
——王夫之《周易外傳》
譯文:才干因為使用而不斷增進;思想因為疏導而不窮竭。這句話是說,人的才干和思想只有在不斷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強和提高,如果沒有實踐的激發,才思***會枯竭。
5、志不強者智不達。
——《墨子·修身》
譯文:志向不堅定的人智慧***得不到充分的發揮。這句話強調立志的重要性,堅定的志向能給人無窮的動力。
6、丈夫志四海,萬里猶比鄰。
——曹植《贈白馬王彪》
譯文:有抱負的人志在四海,這樣,即使相距萬里,也能彼此心意相通,***像離得很近的鄰居一樣。這是曹植與其弟弟曹彪分別時寫的詩句,后來,人們常用它來互相勉勵,抒發昂揚的情懷。
7、有志者事竟成。
——《后漢書·耿弇列傳》
譯文:有志向的人終究能夠成***自己的事業。后人常用這名話表明,一個人只要有決心和恒心,***沒有做不成的事。
8、夫人必知禮然后恭敬,恭敬然后尊讓。
——《管子·五輔》
譯文:人一定要懂得“禮”以后才能產生恭敬之心,產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,有所禮讓。這句話表述了“知禮”的重要性,指出它與“恭敬”和“尊讓”的關系?!爸Y”是前提,“恭敬”是內心產生的反應,“尊讓”則變而為行動。
9、不以規矩,不能成方圓。
——《孟子·離婁上》
譯文:不用圓規和曲尺,***不能畫出方形和圓形。這句話用工匠需要靠一定的工具才能畫出方形和圓形的事實,比喻我們在生活中要遵守一定的規范。
10、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。
——朱柏廬《治家格言》
譯文:即使是一頓粥、一頓飯,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;即使是半根絲、半縷線,也要想到勞作的艱辛。這是我國傳統的“治家格言”,它提醒人們要時刻注意節約用度,珍惜勞動果實。
11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
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譯文:尊敬自己家里的長輩,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里的長輩;愛護自己家里的兒女,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。這句話表達了一種美好的愿望。人們應當不分親疏,對每一位老人和兒童都像自己的親人一樣。
12、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,以有禮也。
——《晏子春秋》
譯文:人之所以比禽獸尊貴,是因為人懂得“禮”啊。后人常用這句話說明“禮”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。講究“禮”,是有修養、有道德的表現。
13、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。
——孟郊《游子吟》
譯文:誰說小草的心意,能夠報答得了春天的陽光呢?這兩句詩既表現了母愛的溫暖與偉大,又表達了子女對母親的無限感激之情。
14、慈鴉尚還哺,羔羊猶跪足。人不孝其親,不如禽與獸。
——《勸孝歌》
譯文:小烏鴉還懂得把食物吐出來給父母吃,羊羔吃奶的時候還知道跪著向母親表示感謝;人要是不孝敬他的雙親,***連禽獸也不如??!這是勸導人們行孝的歌謠。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,不知凝聚了養育者的多少心血與艱辛!孝敬養育過自己的親人,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。
15、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
——《論語·學而》
譯文:我每天都會幾次反省自己:為別人做事是不是盡心盡力?與朋友交往時是不是很誠實?有沒有
16、貧而無諂,富而無驕。
——《論語·學而》
譯文:雖然貧窮卻不諂媚,雖然富貴卻不驕橫。這是孔子的學生子貢所贊譽的為人態度??鬃诱J為做到這一點***很不錯了,如果能“貧而樂,富而好禮”***更好了。
17、與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
——《論語·學而》
譯文:同朋友交往,說話要誠實守信。這句話強調,講究信用,才能得到別人的依賴,從而結交下真正的朋友。
18、誠者,天之道也;誠之者,人之道也。
——《禮記·中庸》
譯文:誠,是天道;對別人講誠信,是做人之道。誠指真實、實在。這句話是說,天地自然是真實實在的,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樣真實,不要弄虛作假,自欺欺人。
19、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
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譯文:富貴不能使心志迷亂,貧賤不能使節操改變,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。這是孟子心目中有氣節的人的形象。人不管是處在順境還是逆境,都要有剛正不阿的精神,有自己的獨立人格,能夠經受住各種考驗。
20、源潔則流清,形端則影直。
——王勃《上劉右相書》
譯文:源頭干凈,水流***清;身形正,影子***直。這句話告訴我們,一個人只要品格高尚,清白無瑕,***能時刻把握自己,堂堂正正地做人。
21、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。
——《增廣賢文》
譯文:一句話已經說出口了,***是用四匹馬拉車去追也難追回。這是對信守******的形象說法。一個人,一旦對別人做出了******,無論遇到多么大的困難,都有責任去兌現。
22、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——《論語·顏淵》
譯文:自己不喜歡的事,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。這句話講的是與人為善的處世態度,那***是要將心比心,善于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。
23、躬自厚而薄責于人。
——《論語·衛靈公》
譯文:多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別人。這是孔子關于如何待已待人的原則,他認為只要做到這一點,人與人之間***可以減少怨恨,增加和睦。
24、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
——《論語·述而》
譯文:君子胸懷坦蕩,小人則總是憂慮不安。這句話表明,道德高尚的人心底無私,自然生活得坦蕩;品格低下的人被各種私心牽絆著,***不可能過得輕松愉快。
25、人之有德于我也,不可忘也;吾之有德于人也,不可不忘也。
——《戰國策·魏策》
譯文:別人對我有恩德,是不能忘記的;而我對別人有恩德,則是不可不忘記的。這是我國古人推崇的一種與人交往的原則:從受恩的角度說,應該“有恩必報”;從施恩的角度說,卻要“施恩不圖報”。
26、愛人者,人恒愛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
——《孟子·離婁下》
譯文:愛別人的人,別人總會愛他;尊敬別人的人,別人總會尊敬他。這兩句話意在說明人們之間的感情是互動的,關愛、尊敬別人,也***能得到別人的關愛、尊敬。
27、海不辭水,故能成其大;山不辭土石,故能成其高。
——《管子·形勢解》
譯文:大海不嫌棄任何水流,因此能成***它的大;高山不拒絕任何泥土石塊,因此能成***它的高。這兩句話說明,想成***一番大事業,***不能計較細微小事,要有大海一樣的胸懷和高山一樣的氣度。
28、人必其自愛也,而后人愛諸;人必其自敬也,而后人敬諸。
——揚雄《法言·君子》
譯文:人一定要自愛,而后才能被他人所愛;人一定要自尊,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。這句話強調了人要自尊自愛。自尊自愛,***是在品格、行為上嚴格要求自己,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。
29、滿招損,謙受益。
——《尚書·大禹謨》
譯文:自滿會招來損害,謙虛則會獲得益處。這句話點明自滿和謙虛的弊與利。自滿使人沾沾自喜,裹足不前;謙虛才能讓人不斷******,不斷有所得。
30、不自見故明,不自是故彰,不自伐故有功,不自矜故長。
——《老子》******十二章
譯文:不自我表現,所以高明;不自以為是,所以顯著;不自我夸耀,所以能建立功勛;不驕傲自滿,所以能夠長久。這段話告誡人們不要自以為是、自高自大,這樣才能真正有所成***。
31、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——《論語·述而》
譯文: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有值得我學
32、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。
——屈原《卜居》
譯文:尺雖比寸長,但也有它的短處;寸雖比尺短,但也有它的長處。這句話是說任何人都各有所長,也各有所短。我們要善于取人之長,補己之短。
33、人誰無過?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
——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
譯文:誰能不犯錯誤呢?犯了錯誤而能改正,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。這句話表明,犯了錯誤并不可怕,只要能夠認識和改正錯誤,***能從中獲得長進。
34、過而不改,是謂過矣。
——《論語·衛靈公》
譯文:有了錯誤而不改正,這便真叫錯誤了。這是孔子勸人改過的話。它所強調的是,人不免犯錯誤,有了錯誤而不改正,***真的會鑄成難以挽回的大錯了。
35、知恥近乎勇。
——《禮記·中庸》
譯文:有羞恥心***接近勇敢了。這句話把羞恥心和勇氣聯系起來,強調了能夠認識到錯誤,知道羞恥,也是一種勇敢。
36、千丈之堤,以螻蟻之穴潰。
——《韓非子·喻老》
譯文:長達千丈的大堤,由于有小小的螻蟻而崩潰。這句話比喻小問題不注意,會釀成大禍。后人也常說成“千里之堤,潰于蟻穴”,提醒人們要防微杜漸。
37、勿以惡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不為。
——《三國志·蜀書·先主傳》
譯文:不要以為壞事小***去做,不要以為好事小***不去做。這句話表明,壞的和好的品德都是一點點形成的,所以不要輕視了細微的事情。
38、精誠所加,金石為開。
——《后漢書·光武十王列傳》
譯文:只要有制成之心,***是金石也能夠斷開。這句話后來常備有做“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”,人們用它來比喻,只要意志堅定,心思專一,***沒有做不成的事。
39、為善則預,為惡則去。
——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有事》
譯文:做好事要積極參與,對壞事要避而不做。這句話強調,做人不僅要是非分明,而且要落實在行動上,盡力做好事,永遠不做壞事。
40、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
——《舊唐書·魏征列傳》
譯文:以銅鏡作為鏡子,可以整理衣冠;以歷史作為鏡子,可以了解朝代興衰的規律;以人作為鏡子,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。這其中,“以古為鏡”“以人為鏡”,對于國家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都有特別重要的意義。
41、人告知以(己)有過,則喜。
—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
譯文: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,自己反而很高興。這***是我們常說的“聞過則喜”。子路是孔子的學生,為人較粗獷,但卻有“聞過則喜”的好品質,所以孟子用這句話贊美子路。
42、歲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——《論語·子罕》
譯文:到了天氣寒冷的時候,才能看出松柏是***后凋零的。后人常借用松柏來稱頌現實生活中不畏困難、意志堅定的強者。
43、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
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
譯文:雕刻如果半途而廢,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頭也斷不了;如果不停的雕刻,那么即使是金屬、石頭也能刻出花紋來。這句話以雕刻為喻,說明做事情必須要有恒心和毅力。
44、石可破也,而不可奪堅;丹可磨也,而不可奪赤。
——《呂氏春秋·誠廉》
譯文:石頭可以被打碎,但絕不能改變它固有的堅硬;朱砂可以被研磨,但絕不能改變它自身的紅色。用這兩句話可以比喻,一個意志堅定、品德高尚的人,即使遭受艱難困苦,也不會改變心中的信念。
45、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
——蘇軾《晁錯論》
譯文:古代能夠成***大事業的人,不僅僅因為他們有非凡的才能,而且因為他們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。這句話強調一個人若想成***一番事業,***要敢于面對困難,頑強拼搏,堅持不動搖。
46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層之臺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——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
譯文:兩只手臂和起來才能抱住的大樹是由細小的嫩芽長成的;九層的高臺,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積而成的;千里遠的路程,是從腳下的******步開始的。這段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,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發展起來的,做任何事都要腳踏實地,從一點一滴做起。
47、士雖有學,而行為本焉。
——《墨子·修身》
譯文:讀書人雖然有學問,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。這句話指出,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是間接的,一定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得到完善,而實踐本身又是學習知識的***終目的。
48、路曼曼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
——屈原《離騷》
譯文:盡管道路漫長而遙遠,我還是要為追求真理上天如地去探求。這是屈原表明自己決心的詩句。后人經常以用這兩句詩,表達對真理和對事業不懈探索和追求的決心。
49、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;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。
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
譯文:不登到高山頂上,不會了解天有多高;不來到深溪旁邊,不會知道地有多厚。這句話原意是比喻不讀圣人的書,***不知道學問的博大精深。后人常用以說明不經過親身實踐,***不可能認識和改造世界。
50、取之有度,用之有節,則常足。
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譯文:有計劃地索取,有節制地消費,***會常保富足。這句話說明了節儉的意義。物質財富和資源總是有限的,不能揮霍濫用。只有精打細算,量入為出,才不會有后顧之憂。